“要去乘地铁,先闻二手烟!”7月下旬,一段在上海的外国小哥制止男子抽烟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事件余温尚存,近日又有多位市民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称,常有人在轨交站出入口抽烟,乘车必经之路被扑鼻而来的烟味“夹击”,躲也躲不开,令人深恶痛绝。有些出入口附近放置了烟蒂柱或带灭烟口的垃圾桶,却被烟民当做“吸烟点”,在此吞云吐雾。
根据《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室外二手烟控制,推进无烟健康环境建设的通知》,本市对八类重点场所明确规范要求,严控二手烟、“游烟”,其中就包括地铁出入口。地铁口何以成了烟民“聚集地”?应由谁来管理劝阻?为此,新民晚报夏令热线记者和志愿者走访多个轨交站点展开调查。
出入口外设烟蒂投放柱
市民王女士向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反映称,7月30日晚,她在9号线合川路站1号口等朋友。“刚在出口处站了一会儿,就闻到一股烟味。后来发现,就在自动扶梯上来刚往外走几步的地方,有一根烟蒂投放柱,有人就在柱子旁抽烟,每个出站的人都要先闻一遍二手烟。”王女士说,自己观察了一下,由于吸烟柱离地铁口很近,如果有人站在出入口躲雨或等人,必定无法逃脱烟味的“攻击”。
合川路地铁站出入口附近的烟蒂投放柱(读者供图)
拨打市民热线后,王女士很快收到了12320卫生热线的联系,称会找相关处置部门处理协商。虽然回复很及时,但王女士表示自己已多次看到有人在地铁出入口附近抽烟,刺鼻的烟味令人非常难受。“有一次有个人甚至在自动扶梯上就把烟迫不及待地点燃了,我实在忍不住就大声说了。希望在设置吸烟点时多加考虑,避开人群聚集处或乘坐公共交通必经之路。”她说。
多个地铁出入口均有人抽烟
王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新民晚报记者从12345热线了解到,自今年7月以来,已有多起关于地铁口吸烟的投诉,涉及多条线路及站点。为此,新民晚报记者和志愿者选取了市民反映集中的几个站点实地探访。
陕西南路站
在1号口的楼梯上方,有两人蹲坐着吸烟。台阶上、地上以及巴黎春天商场与地铁的通道上,都有散落的烟头。在吸烟者聚集区域,并没有看见禁烟标识,但在站内墙上有张贴。对此,工作人员表示地铁管辖范围仅限于卷帘门以内,门外区域并非其管理范围内。但因该区域有顶,不属于室外,因此若发现吸烟行为,工作人员会进行提醒。而巴黎春天商场则表示,商场内部严格执行禁烟规定,但地铁口外区域属于公共用地,并未明确禁烟,商场无权管理,但会定期让保洁人员打扫。
1号口张贴的禁烟标识
有人蹲坐在台阶上吸烟
出入地铁站遭烟味“夹击”
徐家汇站
有市民反映在该站20号口常有人吸烟,“每次经过都看到5-10人在台阶上抽烟”。虽然现场探访时并未发现吸烟人员,但地铁口外的地面上确实有零星烟头。附近工作人员透露,这个出入口多次被投诉存在吸烟问题。部分吸烟者在离开地铁站时,会在乘坐上行电梯时就提前拿出香烟点燃,导致烟味倒灌至通道内,影响其他乘客。不过,因被投诉区域处于“模糊地带”,介于室外与地铁站之间,因此较难管理。
徐家汇站出入口地上的烟蒂
自然博物馆站
该站1号口是前往自然博物馆最近的口,因此人流量较大,常有人聚集在有顶棚的通道内吸烟,也多次接到市民投诉。现场探访时,台阶、走道及室外均发现有烟头,但出口处未设置禁烟标识,仅内部电梯下方有相关标识。新民晚报记者获悉,1号口外台阶及这条通道非地铁的管辖范围,地铁日常也不参与通道的保洁,站口吸烟问题的劝阻应由管理方进行。
网友拍到的1号口外通道内的吸烟人群
1号口人流量较大
2号口台阶上也有烟蒂
中山公园站
从中山公园站台到最远的7号口沿途,设有四五个禁烟标志。然而,因当天暴雨,不少避雨的市民涌入通道避雨,其中就有人在楼梯下吸烟,烟味倒灌进密闭空间难以散去,给其他人带来不便。此外,在该站的10号口与6号口,也有人在此吸烟。在5号口处,龙之梦商场放置了带灭烟口的垃圾桶,很多人在此避雨吸烟,烟味也严重影响了周围的行人。
中山公园站入口有人抽烟
地铁地下通道内也有人抽烟
5号口外有商户员工蹲坐吸烟,不远处即是带有烟灰缸的垃圾桶
威宁路站
在该站1号口,观察到有人站着吸烟,烟味“直击”往来的乘客和行人。同时,有市民多次反映在该站3号口看到有人吸烟,但无人管理。在离该站2号口约25米处,有个公交车站,站台的垃圾桶上印着禁烟标识,但垃圾桶内仍有大量烟头,说明部分吸烟者仍选择在公交站台或地铁口附近吸烟。对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一旦接到类似的投诉,会立刻联系附近执勤人员或民警前去制止。
威宁路站1号口有人站着抽烟
烟味“袭击”着往来行人
“最严”控烟令盼有“最严”执行
市爱卫办、市健康促进中心开展的“市民万人室外二手烟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学校门口(接送学生时段)、医院大楼门口和地铁站出入口三类场所的室外二手烟反响强烈,对“游烟”(即边走路边吸烟)尤其关注。室外二手烟、“游烟”频发,严重降低市民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对公共环境和市民健康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根据有着“最严控烟令”之称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除室内全面禁烟外,本市部分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也禁止吸烟,其中包括“人群聚集的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区域”。同时,吸烟点的设定也应“远离人员聚集区域和行人必经的主要通道”。
上海全力整治“游烟”
而在今年3月,上海更是升级了“控烟令”,大力推进室外二手烟和“游烟”的治理。借鉴国际先进地区和城市的经验,市爱卫办向全市八类重点场所的管理方及主管行政部门提出工作要求,其中包括“地铁站出入口”,要求“依据出入口特点设置控烟标识及标线,对职工加强烟草危害健康知识及控烟劝阻技能培训,对站口吸烟者进行劝阻,对各出入口进行定期巡查督导”。
八类重点场所明确规范要求
室外吸烟点不得设置在行人必经通道
然而,“最严控烟令”是否得到了“最严”的执行?效果仍须打个问号。新民晚报记者发现,除了12345市民热线外,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市民对于室外二手烟、“游烟”的吐槽。甚至有网友自发启动“地铁口烟灰缸清除计划”,徐家汇地铁站15号口、娄山关路站1号口、南京东路站3号口等处曾设置的吸烟柱或带灭烟口的垃圾桶,都因遭市民投诉举报而被撤走。
个别地铁口曾设置烟蒂投放点或带烟蒂收集的垃圾桶,成为烟民聚集的“吸烟点”,遭市民投诉后被撤走(网友供图)
个别地铁口曾设置烟蒂投放点或带烟蒂收集的垃圾桶,成为烟民聚集的“吸烟点”,遭市民投诉后被撤走(网友供图)
除了轨交站点外,虹桥火车站及站台、虹桥机场出入口、部分公交车站等公共交通场所也是市民投诉室外“二手烟”的重灾区。对此市民表示,希望相关管理部门能跨前一步,担负起各自的管理职责,一同向“二手烟”说“不”。
长胜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